夜幕低垂,华灯初上。我站在自贡彩灯大世界的入口,寒风微拂,却掩不住心头的热切与期待。今天,远在成都的好友林然和他女友小薇终于如约而至。他们说要“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灯会”,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——既想让他们看看家乡最璀璨的一面,又暗自希望这份美能打动他们,像当年第一次带灯回家时,点亮了我童年的梦。
一、久别重逢,心随灯动
“哎哟!这大门也太震撼了吧!”林然刚下车就瞪大了眼睛,仰头望着那座高达二十米的龙形彩灯,金鳞在灯光下流转生辉,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。
“你们自贡人是不是从小就在灯堆里长大的?”小薇笑着挽住我的手臂,声音里满是惊叹。
我轻笑:“差不多吧。小时候过年,父亲总带我去河边上挂灯笼,一盏接一盏,像星星落进了人间。”
那一刻,我忽然有些恍惚。记忆中的灯火微弱而温暖,如今眼前却是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恢弘奇观。我看着他们脸上跃动的光影,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——原来,我习以为常的风景,在别人眼中,竟如此不可思议。
二、步入幻境,步步生花
我们沿着主灯区缓步前行。千灯万盏,错落有致。从《山海经》里的神兽到敦煌飞天的飘逸裙裾,从熊猫嬉竹的憨态可掬到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神秘凝视,每一组灯都像在讲述一个古老而鲜活的故事。
“这孔雀开屏……也太精细了吧!”小薇停在一组羽毛可随风轻颤的机械彩灯前,忍不住伸手想触碰,又怕弄坏。
“不能碰哦。”我笑着提醒,“但你可以拍照,它会感应音乐自动开合。”
林然掏出手机录了一段视频,发到朋友圈,秒回十几条点赞。“我跟同事说这是人工做的,他们非说用了全息投影。”他摇摇头,语气里带着得意,“看,还是我们四川的匠人厉害。”
我听着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这些灯,不只是光与电的组合,更是无数工匠日复一日打磨的心血。我曾见过老师傅们在冬夜里裹着棉衣焊接骨架,也见过年轻设计师为了一组动态效果反复调试到凌晨。他们不说苦,只说:“灯亮了,人心就亮了。”
三、情绪起伏,情谊升温
走到“梦幻银河”隧道时,四周骤然安静。头顶是流动的星河,脚下是倒映的极光,仿佛置身宇宙深处。
小薇突然轻声说:“有时候觉得,城市太快了,快得让人忘了抬头看天。”
林然握住她的手:“所以才要出来走走。比如现在,哪怕只是站在这里,也觉得心静了。”
我默默走在他们身后,心中泛起涟漪。曾几何时,我也在成都的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,抬头只见霓虹,不见星辰。那时总觉得自贡太小,留不住梦想。可此刻,看着这满目流光,我忽然明白:不是地方小,而是心没停下来好好看。
“其实我一直想问你,”林然回头看向我,“为什么毕业后选择回来?成都发展多好。”
我望向远处那组以“归途”命名的彩灯——一位游子背着行囊,走向灯火通明的故乡小院。
“因为这里,有光。”我说,“也有让我安心的东西。”
#不一样的早秋漫游季#
四、尾声:灯火可亲,情意绵长
离开时已近午夜。彩灯依旧璀璨,人群渐渐散去,唯有我们三人还站在出口的拱桥上回望。
“下次春节,我们带爸妈一起来。”小薇说。
“好啊,”我笑,“到时候我给你们讲每盏灯背后的故事。”
风起了,吹动檐角的小铃铛,叮当悦耳。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,追着一盏会跑的兔子灯奔跑而去。
我忽然觉得,所谓惊艳,不只是视觉的冲击,更是心灵的触动。自贡的灯,照过千年盐道,照亮过战乱年代的黑夜,如今又温暖了异乡人的目光。它不只是节日的装饰,更是一种传承——关于家,关于记忆,关于那些我们不愿遗忘的美好。
朋友来了,看见了光;而我,在他们的惊叹中,重新看见了自己的根。
这,便是最深的惊艳。
吉期旺网,库东配资,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