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天,热没边了。
在这么火热的日子里,我格外想讲讲瑞士人。
起因是发现了一个神秘的“瑞士特产”:
漂流通勤。
漂流见过,通勤见过,“漂流通勤”,还真没见过。
瑞士人,上班做牛马,下班做河马。
夏天一到,河上就会出现很多不明漂浮物。
别担心,这不是垃圾,是下班的瑞士人。
展开剩余92%他们齐齐赶往的不是地铁站,而是 Schönausteg 桥。
涌入的不是国贸的车流,而是阿勒河的水流。
手里拿着的不是公文包,而是防水袋。
只见他们衬衫西裤一脱,姿势一摆,猛子一扎:
你就感觉瑞士人一定能和天津大爷做好朋友。
作为一种通勤方式,你有可能在河里遇到任何一个瑞士人。
比如,光着身子的市长;
比如,白花花的同事。
(来源:慕尼小黑)
而且,别看身子是光着的,这通勤方式特别 i 人友好。
你根本不用担心下班碰到讨厌同事还得 social,
毕竟不等你来得及打招呼,熟人就被冲走了。
此时你要是打电话喊瑞士人加班,大概率只会得到一种回答:
“抱歉,漂着呢,没空。”
一套流程下来,那点班味,早就洗没了。
今天这篇稿子,是我研究一周瑞士人漂流通勤后的结论:
你永远不可能让一个瑞士人慌张。
毕竟,就算是两点一线的人生,瑞士人也要漂出点不同的路线来。
我承认,刚看到消息时,我和广大网友一样一肚子疑问:
不用做任何准备吗?
这样安全吗?
这么通勤不会迟到吗?
电脑怎么办?文件怎么办?工作怎么办?
下班后怎么还有力气漂流?
瑞士人:别急。
漂流通勤这事,瑞士人可以说一点准备也不做。
顶多准备个防水袋,一般还是入职的时候公司送的。
(瑞士人专为漂流设计的Wickelfisch)
一个瑞士人怎么漂流?
拢共分三步:
1、脱下西装,装进防水袋。
2、抛出防水袋。
3、纵身一跃。
然后就可以开始漂了。
当然,住在上游的除外。
为了不迟到,他们得这么上班:
你别说,“上班的视频看起来压力大多了”。
至于其他问题——
水太冷怎么办?没考虑过。
错过了上岸点怎么办?没事,下个点再上吧。
有风险怎么办?反正救生衣是没有的,太不地道了。
电脑湿了怎么办?瑞士人:别带。
文件湿了怎么办?
这么说吧,自从进了夏天,“我把报告掉河里了”的借口就开始高频出现。
跟我小时候写不完《暑假生活》就说弄丢了一样。
当然了,瑞士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安全性。
他们专门设立了检测水温、水位和水质的网站;贴心地画了漂流路线图,标上了注意事项;在湍急的河段,会有显眼的标志告诉你应该往哪里游。
总之,一切的一切,只为一个目的服务:
“如果您有任何压力,水流会带走你的烦恼,直到你回到家。”
就算是漂流,瑞士人也拒绝无聊的一漂到底。
漂着漂着,中途去岸边酒吧喝一杯。
漂着漂着,中途上岸找个冰激凌吃。
中途想看看城市美景,立马去啤酒厂俯瞰整个城市。
中途想拍照留念一下,这里也有专门的舞台打卡点。
(来源:慕尼小黑)
就算到了终点,你也可以折回起点再漂一次。
至于快快地抵达目的地这事,真没那么重要。
就像有位网友说的,
“一个瑞士人下班后只是若无其事地顺流而下。”
瑞士人不光下班爱绕弯,上班也是如此。
比如瑞士的外卖小哥,
配餐,基本一小时起步。
送餐,两小时能到就行。
为什么时间这么久呢?
因为他们不是在散步,就是在坐地铁。
(来源:阿Mei)
我觉得瑞士的外卖软件应该这样显示骑手的状态——
“骑手正在车站换乘。”
“骑手正在 city walk。”
“骑手正在河边看风景。”
“骑手正在路边看热闹。”
你给手机充电:充电5分钟,通话两小时。
瑞士人送外卖:距离300米,耗时两小时。
经常出门的朋友都知道,两地之间,直线距离最短。
但瑞士人偏不,就爱不慌不忙地“走弯路”。
这是他们修的公路:
这也是他们修的公路:
走这样的路,人是急不起来的。
我真的十分建议所有急性子,都去瑞士人身上进修一番。
就算你急成急急国王,瑞士人也只会拍着你的肩膀说:急啥?
找瑞士同事一起对接工作。
——别急,正coffee break呢。
向瑞士领导汇报项目。
——别急,周一再说。
等瑞士客户的确认意见。
——别急,正度假呢。
不光瑞士人爱走弯路,瑞士猫也是。
作为一只瑞士的猫,出门是有专属路线的。
瑞士人会沿着自家外墙,为他们的猫量身定制一个“猫梯”,用来爬到家里的二楼、三楼,或者更高。
一千只猫,就有一千种猫梯的样子。
鸡笼梯、螺旋形楼梯、吊桥式悬梯、之字形攀梯......
你看,墙上本来是没有路的,走的猫多了,也就有了路(bushi
在瑞士,没有一个人会错过沿途的风景。
猫也不行。
我在知乎刷到这样一个帖子:
贴主去瑞士超市买东西,排队的时候前面有个老太太在慢慢整理钱包,他急得不行,忍不住问排队的年轻人,你们都不着急吗?
那个瑞士的年轻人说:
“Why should we rush? She will finish when she finishes. This is her time.”
这是她的时间。这是她的节奏。
这让我想起艺术治疗师Elisha-Rio Apilado做过的一个活动:
让身处异乡的旅人们“画”出一个词,描述他们所在城市的爱的模样。
其他城市的答案是:“冒险”、“庄严”、“神清气爽”、“神魂颠倒”。
瑞士人的答案是,“这里的爱很博大。”
“博大”,意味着容得下每一种节奏,每一条道路,每一份选择。
(周轶君谈到尼采在瑞士的“哲学小道”上留下的话)
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视频,是作为东道主的瑞士,送给2025年欧洲女子足球锦标赛所有参赛者的欢迎语:
“你们是带着决心来的,
因为,你们当然想赢,
或许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不赢的可能性,
错过这一切不是很遗憾吗?
稳定的避风港,
丰富多彩的风景名胜,
漫步精致的历史城镇,
共同分享一顿不需要讨论比赛战术的晚餐。
即使没赢得比赛,在瑞士还是会赢得其他。”
“即使输了,在瑞士你也赢了!(Even if you lose, you win.)”
所以你看,其实人生往小了看,不过就是一场漂流。
忽略胜负,忽略目的地,忽略同个河道的竞争对手,你尽可以按着自己的节奏,东飘西荡,自由自在。
像瑞士人一样,
顺着人生的河流,漂到哪里就在哪里上岸。
撰稿:交交
责编:王雪琴
部分素材来源:Lens,瑞士国家旅游局,瑞小编电报,时差岛,网站X,网站Reddit,网站THIS IS BASEL
等。
发布于:北京市吉期旺网,库东配资,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