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,回头看看过去,才知道什么叫作“高处不胜寒”。当年金元足球呼风唤雨,巨星扎堆的中超,每场比赛都像一场盛大的表演。现在呢?中超竞争力直线下降,就像大连人队的阵容发生了时光倒流。曾经的贝尼特斯手下,前场有卡拉斯科、龙东、哈姆西克三座大山,卡拉斯科走了还有瑞典双星补位。嚯,那一阵阵容,妥妥的保级无忧。反观如今这支大连英博,别说保级,连在场上稳住都显得有点吃力。
说到大连英博现有阵容,马莱莱速度有,身体对抗没毛病,可就是临门一脚令人儿感叹:这脚法像极了淮扬菜“清汤寡水”——滑过去就没了。再看拉布亚德,名头不小,但场场能打出荷甲主力水准吗?未必。球迷在社交平台激辩,夸他的人说,没他不行;批评的则认为:防守有待加强,进攻端几近隐身。当初吹“北马其顿国脚”,如今静悄悄,怕不是马其顿本地球迷看了都摇头。
不过,最能照出真容的,还是和成都蓉城那场比赛。前七十分钟,大连英博踢得还算有来有回,攻守平衡,主场优势让不少人以为这队还有点底气。可别忘了,蓉城的顶梁柱罗慕洛压根没首发,人家留了力踢亚冠附加赛。罗慕洛之于成都,其作用相当于昔日盖坦之于大连、孔卡之于恒大、奥斯卡之于海港——灵魂级别核心。有人辩解,咱们英博有佩尼亚呀!佩尼亚当然不错,打亚泰、海牛这类队能发光,可一遇到罗慕洛这档次,“高级货”的成色瞬间见底。
事实很残酷,罗慕洛替补上阵,成都蓉城形势立即逆转,比赛气质变了,英博后场像热锅上的蚂蚁,传控阵脚全乱。佩尼亚的作用突然缩小成“普通中场”,费利佩也不过就是中前场的“费莱莱”——在强队组合衬托下,显得可有可无。那句老话说得好: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”球员和球星,差别就是一脚“绝杀”。
展望冬窗,英博要想换命,只能靠引援。理想情况下,换三四个外援都不过分,现实嘛,资金压力下能换两位就谢天谢地。目前马莱莱有特点但把握机会能力一般,佩尼亚是租借来的,最后十场是“考核期”。以连蓉一役来看,英博外援终结能力普遍拖后腿,本土球员偶有灵光,可惜“喂饼”没人吃,错失良机已成常态。如果换成当年那个基莱斯,哪会这样挥霍?
问题不仅在锋线,打强队总是吃力,根源在后场和边路。打中下游对手尚能遮掩问题,碰到中超BIG4,防线漏洞暴露无遗。曹海清、吕焯毅两员大将一旦伤停,边路顿时变成真空区。这才明白,冬季引援时拉来一堆边路球员,最后能用且能顶住压力的,不过一个曹海清。“人手充足”成了笑谈,关键位置还是靠班底硬撑。
于是球迷聊出了新点子:要不拿自家的31号,换长春亚泰“小玄子”试试?还可以加点现金聊表诚意。听起来像在玩FM游戏,实际上却道出了现实的无奈。谁都明白,市场需求决不等人,亚泰真要降级,别家抢人可是秒出手。不换就意味着继续忍受当前的配置,幻想靠“化学反应”拯救一切,简直和买彩票中大奖一样不切实际。
最后,大家都说,中超变了。过去靠金元砸出来的繁荣早已消退,靠外援解决一切的时代宣告结束。如今各队拼命从细节抠提升,主帅玩起了“田忌赛马”。但能力天花板就摆在那里,崭露头角的机会归属总在强者。大连英博想保级,不仅要靠引援运气,也得靠全局谋划。别再期望佩尼亚成为下一个罗慕洛,而是要明白,足球从来就是整体运动。没有实力的协调,任何主场魔力终究会被现实击破。
说到底,绿茵场上没有奇迹。每一场比赛,都是对球队深层结构的一次CT扫描。外援再闪耀,也救不了体系残缺;局部再强悍,也挡不住整体疲软。大连英博距离保级,靠的不只是期盼“等风来”,更是扎扎实实的人才储备、科学调整。否则,下一个镜中之花,随时可能成为“落水狗”。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吉期旺网,库东配资,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